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共和黨全委會預計將通過抨擊中國決議

 

共和黨全委會預計將通過抨擊中國決議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裏布斯8月3日在坦帕舉行記者會
圖片來源: AP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裏布斯8月3日在坦帕舉行記者會
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在佛羅裏達州坦帕市舉行夏季會議,預計委員會將通過譴責中國威脅網路安全以及控制言論自由的決議。為迎接2012年的選戰,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已推出渲染中國威脅的政治廣告。

有關中國對網路安全威脅的決議由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書記、保守派人士迪米特拉.德蒙蒂推出。接近保守派的《華盛頓時報》報導説,她主筆的這項決議列舉了中國的一系列行為,包括系統性地攻擊美國政府和民間公司的網路系統、侵入谷歌Gmail系統盜取美國官員和人權活動人士的資訊以及為防止發生類似埃及和突尼西亞民眾起義事件而系統性地監督、截取和封鎖本國民眾的網際網路通訊。決議要求美國國會就中國對網路安全的威脅以及對在中國和美國境內的人權活動人士的壓制舉行聽證會,並支援為廣播董事會(BBG)提供充足資金,用於突破中共的網路封鎖。廣播董事會是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等政府出資的國際廣播媒體的主管機構。

共和黨全國委員目前正在美國東南部的佛羅裏達州坦帕召開夏季會議,為2012年將要在這裡召開的共和黨全國大會做準備。委員會預計將通過這項決議。

同時,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已經在網際網路以及某些地方電視臺上推出了中國威脅題材的政治廣告。在視屏中,一個小女孩拿著電視遙控器,驚恐地看著電視新聞。新聞報導説:2017年1月20日,奧巴馬執政最後一天,美國債臺高築,中國已經控制了美國。

在問鼎白宮的共和黨群雄中暫時領先的前麻薩諸塞州州長米特.羅姆尼最近也推出視頻競選廣告,指責奧巴馬總統對中國不夠強硬,讓中國山寨公司篡奪了美國公司的龍頭地位。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賴恩斯.普裏布斯8月3日在坦帕舉行記者會,介紹2012年共和黨全國大會的籌備進展。他對《華盛頓時報》説,“如今中國開始教訓我們如何理財了,而本屆總統在改變我國債務走向方面毫無作為。”《華盛頓時報》説: “中國牌又回來了。”

共和黨將在2012年8月的坦帕全國大會上正式推舉挑戰本黨總統候選人,挑戰奧巴馬總統。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14)
    • 美國該清醒了 大陸 05-08-2011
      美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的政治經濟綏靖政策應該結束了。不過此次美國共和黨擬議中的對中國的譴責決議只是他們慣常的競選手段,並不是真實實際的政策。美國歷屆共和黨執政是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歷來都不如民主黨對中國更嚴厲,例如實行貿易制裁措施比民主黨都少很多。但不管怎樣,倆黨對中國都採取的是綏靖政策。美國應絕對恢復與人權掛鉤的對中國貿易政策,即推動WTO增加人權條款。並聯合西方個發達國家採取一致的貿易政策,迫使中國在人權上達到國際通行的標準。 事實上美國這些年來在人權上對中國和對世界上其他人權問題國家採取了雙重標準,放任中國在人權上任意打壓國內異議人士,實行流氓政策。例如劉曉波和艾未未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美國等發達國家放任中國虐待工人、農民工。中國的工人沒有罷工權、不能允許有自己獨立的工會,不能上街遊行表達自己的訴求。以致在中國佔中國勞動力大多數的工人、農民工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實際上較其他國家的工人和農民是處在財富負增長的境地。由此跨國資本競相投資中國,形成了美國國內製造業的空洞化,引起美國國內長期大規模的失業。
    • 歐陽舒淇 EUROPE 05-08-2011
      美國對中國當局的威脅網路安全以及滲透捆綁策略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顯得十分必要,而譴責控制言論自由、幫助突破網路封鎖則是對中國人民的支援和幫助。
    • 05-08-2011
      USA---OK
    • 福利院 中國 04-08-2011
      好!支援,美國做得對。是堅持民主理念應該做的事!
    • 福利院 中國 04-08-2011
      好!支援,美國做得對。是堅持民主理念應該做的事!
    • P民 中國大陸 04-08-2011
      神仙們又要開戰了
    • 五毛罵別人無恥,自己卻是作婊子的! 04-08-2011
      美國沒有求著任何一個國家買美國的國債,但是每次發售都瞬間售光,中共哭著喊著買進美國國債,而且居世界持美國債冠軍!一直威脅要拋售,但只見打雷不見雨點兒,哈哈,前些時改持歐元,不料運氣不佳,不到一年就大虧,無奈又轉買美債,面子上有過不去,對國民不好交代,只好偷偷地通過第三者,好在可以吃更多回扣,管他什麼黨國利益!哈哈
中文主頁 更新時間 2011年 8月 04日 星期四 05:58 PM 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RSS Feeds 聚合新聞


原文網址: 共和黨全委會預計將通過抨擊中國決議 | 雷泰古 | lataicu | NOWnews 部落格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5813&tid=1492321#ixzz1U7kzuCpJ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