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新“文革” http://blog.boxun.com/hero/201110/caichu/17_1.shtml
[日期:2011-10-19] 來源:參與 作者:大風 [字體:大 中 小]
(參與2011年10月19日訊)昨天,中共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閉幕,中共稱主要討論“文化體制改革”。對此,大陸網友們認爲,中共的所謂“文化體制改革”實質上就是新壹輪“文革”。下面是網友們的評論:
@cctvWeb: 文化體制改革,只取頭尾兩個字就足夠了。
@mozhixu: 釋放資源並資本化,是黨國30年來維系經濟發展的要訣,此次文化産業促進不外故技重施,此前尚屬于事業範疇的文化行業將加速企業化、資本化,然後就是股份化上市之類的,這會帶來壹波投資熱,但文化行業壟斷屬性不會動搖,長期投資效果不會好。
@wenyunchao: 中共可真夠吊詭的,在全世界即將陷入經濟危機、中國經濟即將崩盤的前夕召開六中全會,竟然不討論經濟對策,卻在搞什麽文化體制改革。即便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不見他們談“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內涵是什麽。神奇。
@wenyunchao: 到目前爲止,在幾大微博平台沒有看到任何對六中全會的文化體制改革決議持正面態度的言論。
@fufuji97 對于官辦媒體的“良知”,我不抱任何希望。媒體人在官辦媒體下的職業行爲,決定了他們在這壹身份上的廢柴地位。當然,我想妳能了解,我指的並不是他們整個人都是廢柴,雖然他們很多人整個都是。
@virushuo: 我對所謂媒體人抗爭看法是:如果他們不肯自己弄壹個獨立blog,把不能在所謂市場化媒體發表的東西積累在那裏(可以在牆外放),那就別談抗爭和落地。我上次說看不起他們,是他們只願意在新浪這種人多的地方混,說穿了還是爲了個人名譽而不是新聞理想。
@mozhixu: 官辦媒體跟鐵道部沒啥區別,主要依靠壟斷地位生存,市場化雲雲,也就是幾個黑幫爭地盤,好比中石油大戰中石化。花花之流媒體人可能會覺得這樣定性不夠體面,可事實就是如此。
@Stariver 個別媒體人的努力,是不依賴于他的官辦媒體人身份的,他的成果也很難通過官辦媒體表達出來。因此,有必要區隔他的社會身份帶來的標識性立場和他作出努力時所持的立場。作爲壹個普通人,他是有良知的;而作爲壹個媒體人,他仍然是廢柴。
@wenyunchao 當局如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羅列出來,我們就能夠拿它來與普世價值相比較,先進還是落後,壹目了然,如有差別,至少應該允許進壹步討論。不講內涵,只會是按需戴帽,他們階段性想要的就是核心價值,不想要的就不是,投機遠多于建設。
@ranyunfei 不用官方易容術的“新話”,有人覺得說話和寫字比較困難。語言即思維,不能脫離官方語言的汙染,妳思想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不乏自淨能力很強的作者,如王小波、林達、劉瑜等,更不用說港台作者了。如妳能像 @王曉漁 壹樣把“維護文化安全”翻譯成“思想控制”,庶幾自由矣
@FifthDimen (吾口): 文革以直接摧毀中華文化爲目的,二次文革改頭換面,稱“文改”,假借宣傳“傳統文化”爲名,推“黨文化”之實,其目的還是爲了摧毀中華文化。
@xiange: 六中全會大談精神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嗯,妳應該從中聽到些熟悉的字眼——文化領域收緊的趨勢不可避免了。 什麽?妳沒有聽說過天朝曆史上的雙百和文革?妳們呐,突乃衣服!
@langzichn 《時代》周刊博客:在北京,黨內精英和警察都可以對文化說三道四——中共中央全會爲文化制定的目標和措施可能過于籠統,但是警察對于文化的幹預可是很切實的。
@Stariver: 中國所有的媒體實質上都是官辦媒體,所有的媒體人全都是廢柴,無壹例外。還有人以身爲媒體人沾沾自喜,省省吧,該醒醒了。
@pufei: 現行維穩體制下任何官方主導的改革都是已維護政權穩定爲前提。在這種前提下進行的改革唯壹可能出現的官方手段無非是加強管制和大規模國進民退而已。
參與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anyu.org/)
(2011/10/19 發表)
------------------------------------------------------------------------------------
(参与2011年10月19日讯)昨天,中共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中共称主要讨论“文化体制改革”。对此,大陆网友们认为,中共的所谓“文化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新一轮“文革”。下面是网友们的评论:
@cctvWeb: 文化体制改革,只取头尾两个字就足够了。
@mozhixu: 释放资源并资本化,是党国30年来维系经济发展的要诀,此次文化产业促进不外故技重施,此前尚属于事业范畴的文化行业将加速企业化、资本化,然后就是股份化上市之类的,这会带来一波投资热,但文化行业垄断属性不会动摇,长期投资效果不会好。
@wenyunchao: 中共可真够吊诡的,在全世界即将陷入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即将崩盘的前夕召开六中全会,竟然不讨论经济对策,却在搞什么文化体制改革。即便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见他们谈“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神奇。
@wenyunchao: 到目前为止,在几大微博平台没有看到任何对六中全会的文化体制改革决议持正面态度的言论。
@fufuji97 对于官办媒体的“良知”,我不抱任何希望。媒体人在官办媒体下的职业行为,决定了他们在这一身份上的废柴地位。当然,我想你能了解,我指的并不是他们整个人都是废柴,虽然他们很多人整个都是。
@virushuo: 我对所谓媒体人抗争看法是:如果他们不肯自己弄一个独立blog,把不能在所谓市场化媒体发表的东西积累在那里(可以在墙外放),那就别谈抗争和落地。我上次说看不起他们,是他们只愿意在新浪这种人多的地方混,说穿了还是为了个人名誉而不是新闻理想。
@mozhixu: 官办媒体跟铁道部没啥区别,主要依靠垄断地位生存,市场化云云,也就是几个黑帮争地盘,好比中石油大战中石化。花花之流媒体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定性不够体面,可事实就是如此。
@Stariver 个别媒体人的努力,是不依赖于他的官办媒体人身份的,他的成果也很难通过官办媒体表达出来。因此,有必要区隔他的社会身份带来的标识性立场和他作出努力时所持的立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是有良知的;而作为一个媒体人,他仍然是废柴。
@wenyunchao 当局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罗列出来,我们就能够拿它来与普世价值相比较,先进还是落后,一目了然,如有差别,至少应该允许进一步讨论。不讲内涵,只会是按需戴帽,他们阶段性想要的就是核心价值,不想要的就不是,投机远多于建设。
@ranyunfei 不用官方易容术的“新话”,有人觉得说话和写字比较困难。语言即思维,不能脱离官方语言的污染,你思想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自净能力很强的作者,如王小波、林达、刘瑜等,更不用说港台作者了。如你能像 @王晓渔 一样把“维护文化安全”翻译成“思想控制”,庶几自由矣
@FifthDimen (吾囗): 文革以直接摧毁中华文化为目的,二次文革改头换面,称“文改”,假借宣传“传统文化”为名,推“党文化”之实,其目的还是为了摧毁中华文化。
@xiange: 六中全会大谈精神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嗯,你应该从中听到些熟悉的字眼——文化领域收紧的趋势不可避免了。 什么?你没有听说过天朝历史上的双百和文革?你们呐,突乃衣服!
@langzichn 《时代》周刊博客:在北京,党内精英和警察都可以对文化说三道四——中共中央全会为文化制定的目标和措施可能过于笼统,但是警察对于文化的干预可是很切实的。
@Stariver: 中国所有的媒体实质上都是官办媒体,所有的媒体人全都是废柴,无一例外。还有人以身为媒体人沾沾自喜,省省吧,该醒醒了。
@pufei: 现行维稳体制下任何官方主导的改革都是已维护政权稳定为前提。在这种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唯一可能出现的官方手段无非是加强管制和大规模国进民退而已。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2011/10/19 发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